敦煌石窟壁畫藝術
敦煌石窟最早開鑿于公元366年、北魏之前的洞窟盡管不多,但從窟中像與畫像上仍可以看到西域藝術的影響,人物面部直鼻薄唇,大眼、寬額,四肢粗壯,人物的衣飾有印度式、波斯式。但是在這里卻沒有出現那種在新疆克孜爾石窟中見到的豐乳、細腰、大臀的外來舞女與菩薩形象。到了北魏以后的石窟壁畫中人像和塑像卻變得面目清瘦、肢體修長了,他們的服裝也變得更為中式化了。唐朝中國佛教盛行,這時期敦煌所開鑿的石窟也最多,現存唐窟占全窟總數的60%。這個時期的佛、弟了、菩薩等形象又脫離了那清秀單薄之形而變得豐滿而生動了。許多菩薩像都是頭戴寶冠,胸垂瓔珞,手足戴環釧,體態富有曲線,衣著輕薄長裙,有的還露出上身,顯出豐潤肌體,表現出女性之柔美,與剛健的天王像形成強烈對比。這種在人物形象逐步漢化的現象同樣也表現在石窟中大量應用的裝飾紋飾上。在早期的敦煌石窟里,見不到原來在中國銅器、玉器、漆器以及建筑上常用的一些裝飾紋樣,例如饕餮、夔紋、龍紋、云紋等,而是佛教的火焰、卷草等紋樣。隨著石窟的發展,這些外來的火焰紋、卷草紋的形態也開始起了變化,它們由原來石雕的比較僵硬的形態逐漸變得柔和了,逐漸具有中國傳統裝飾中云氣紋、水波紋那種行云流水般的飄逸風格了。而且這種風格逐漸發展從而創造出了唐代的卷草紋樣。這種唐草將火焰紋、卷草紋與中國本土的植物花卉、傳統的云氣相結合,形成一種唐代所特有的雍容華麗的裝飾紋樣。這種中外文化融合的現象不是偶然的。因為創造這些石窟藝術的是中國的工匠與藝匠,他們盡管創造的是外國傳來的佛像,描繪的是佛國的景象,但是他們并沒有見過真正
的佛,也沒有見過印度、西域地區的佛教藝術形象,他們所依據的只能是他們所熟悉的中國的貴人、中國的環境,他們所畫出的佛、菩薩、弟了只能是這些現實中貴人的升華,他們所表現的佛國凈土世界,無論是精美的亭臺樓閣,還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都是現實環境的凈化與理想化。那些華麗的花飾紋樣也只能是由這些熟練地掌握了中國傳統花飾技藝的工匠才能創造出來。
下一篇:郊壇
中式庭院怎么做中式庭院景觀設計的要點與理念…
庭院文化磚:中式庭院設計,中式庭院景觀設計施工…
中式建筑中細節之美無處不在,今天我帶你細數那些中式建…
余蔭山房仿建項目不僅蘊含了木雕、貝雕、磚雕、灰雕、…
磚雕,俗稱“硬花活”,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建筑裝飾藝術。…